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休眠火山,2002年8月,经日本国土地理院重新测量后,为3775.63公尺,接近太平洋岸,东京西南方约1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富士山象征着日本自然、历史、现代的三大景点。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它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富士山

日文名称:ふじさん

英文名称: Mountain Fuji

海拔:3775.63米

位置:日本(静冈县、山梨县)

山脉:孤立

座标:北纬35.358度,东经138.731度

类别:活火山(1776年曾喷发过一次)(据专家称1707年)

首次登顶:663年

地理介绍

象征着日本自然、历史、现代的三大景点(富士山、京都、银座)之一的富士山。

山麓周长约125公里(78英里),连同山麓宽广的熔岩流一起,底部直径约40~50公里(25~30英里)。山顶的火山口地表直径约500公尺(1,600英尺),深约250公尺(820英尺)。

环绕锯齿状的火山口边缘有“富士八峰”,即剑峰、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富士山属于富士火山带,这个火山带是从马里亚纳群岛起,经伊豆群岛、伊豆半岛到达本州北部的一条火山链。

火山命名

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它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

富士名称源于虾夷语,现意为“永生”,原发音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的语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山体呈优美的圆锥形,闻名于世,是日本的神圣象征。

现在,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引以为傲的象征。富士山山体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放眼望去,好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因此也有“玉扇”之称。

形成原因

作为日本自然美景的最重要象征,富士山是距今约一万年前,过去曾为岛屿的伊豆半岛,由于地壳变动而与本洲岛激烈互撞挤压时所隆起形成的山脉,是一座有史以来曾记载过十几次喷火纪录的活火山。

山顶为直径约八百公尺,深度二百公尺的火山口,据在空中鸟瞰则有如一朵灿开的莲花般美丽,不过那是极少数人才能有幸亲身领会的另一种风貌。

山体呈圆锥状,共喷发18次,最近一次喷发在1707年。目前虽然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喷气现象。形成约有 1 万年,是典型的层状火山。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第三纪地层,喷发堆积形成山体,后经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

形成过程

富士山是典型的成层火山,从形状上来说,属于标准的锥状火山,具有独特的优美轮廓。至今为止,富士山在山体形成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小御岳、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

其中,先小御岳年代最为久远,是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2004年4月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经过调查发现,在小御岳下发现了年代更为久远的山体,这第四座山体被命名为“先小御岳”。

古富士是从8万年前左右开始直到1万5千年前左右持续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沉降后形成的,其高度接近标高3000米。据估计,当时的山顶位于现在的宝永火山口北侧1-2公里处。

物种分布

山上有植物2000余种,垂直分布明显,海拔5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林,500~2000米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000~26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2600米以上为高山矮曲林带。山顶终年积雪。北麓 5 个堰塞湖(富士五湖:山中、河口、西、精进、本栖),映照着皑皑白雪 ,湖光山色,风景幽美,是日本的游览胜地。辟有各种公园 、科学馆、博物馆和各种游乐场所。山顶有巨大的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约200米。

旅游胜地

由于火山口的喷发,富士山在山麓处形成了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200米。天气晴朗时,在山顶看日出、观云海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

北麓

富士山的北麓有富士五湖。从东向西分别为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进湖和本栖湖。山中湖最大,面积为6.75平方公里。湖畔有许多运动设施,可以打网球、滑水、垂钓、露营和划船等。湖东南的忍野村,有涌池、镜池等8个池塘,总称“忍野八海”,与山中湖相通。河口湖是五湖中开发最早的,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已成为五湖观光的中心。湖中的鹈岛是五湖中唯一的岛屿。岛上有一专门保佑孕妇安产的神社。湖上还有长达1260米的跨湖大桥。河口湖中所映的富士山倒影,被称作富士山奇景之一。

西湖又名西海,是五湖中环境最安静的一个湖。据传,西湖与精进湖原本是相连的,后因富士山喷发而 分成两个湖,但这两个湖底至今仍是相通的。岸边有红叶台、青木原树海、鸣泽冰穴、足和田山等风景区。精进湖是富士五湖中最小的一个湖,但其风格却最为独特,湖岸有许多高耸的悬崖,地势复杂。本栖湖水最深,最深处达126米。湖面终年不结冰,呈深蓝色,透着深不可测的神秘色彩。

南麓

富士山的南麓是一片辽阔的高原地带,绿草如茵,为牛羊成群的观光牧场。山的西南麓有著名的白系瀑布和音止瀑布。白系瀑布落差26米,从岩壁上分成十余条细流,似无数白练自空而降,形成一个宽130多米的雨帘,颇为壮观。音止瀑布则似一根巨柱从高处冲击而下,声如雷鸣,震天动地。富士山也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山上的各种植物多达2000余种。

在静冈县裾野市的富士山麓,还辟有富士游猎公园,面积74万平方米,豢养着40种1000多头野生动物,仅狮子就达30多头。游人可驾驶汽车,在公园内观赏放养的各种动物。

此外,富士山区还设有幻想旅行馆、昆虫博物馆、自然科学厅、奇石博物馆、富士博物馆、大型科学馆、植物园、野鸟园、野猴公园和各种体育、游艺场所等。

坐落在顶峰上的圣庙──久须志神社和浅间神社是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主要风景区,也是游人常到之地。每年夏季到山顶神社观光的国内外游客数以千计。

周边山脉

在富士山顶直径约800米的火山口周边,共有8座山峰:

剑峰 日本最高峰 3776米

白山岳 释迦岳 3756米

伊豆岳 阿弥陀岳 3740米

朝日岳 大日岳 3730米

势至岳 成就岳 3730米

三岛岳 文殊岳 3730米

久须志岳 药师岳 3720米

驹岳 浅间岳 3710米

喷发历史

距今大约1万1千年前,古富士的山顶西侧开始喷发出大量熔岩。这些熔岩形成了现在的富士山主体的新富士。此后,古富士与新富士的山顶东西并列。约2500-2800年前,古富士的山顶部分由于风化作用,引起了大规模的山崩,最终只剩下新富士的山顶。

据估计,距今1万1千年前到8千年前的3000年间,新富士山顶仍在不断喷发出熔岩。此后,山顶部没有新的喷发,但是长尾山和宝永山等侧火山仍有断断续续的喷发活动。

史上关于喷发的文字记载有:公元800年-802年(日本延历19-21年)的“延历喷发”,以及864年(日本贞观6年)的贞观喷发。富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日本宝永4年),这次由宝永山发出的浓烟到达了大气中的平流层,在当时的江户(现称东京)落下的火山灰都积有4厘米厚。此后仍不断观测到火山性的地震和喷烟,一般认为今后仍存在喷发的可能性。

根据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于2004年4月进行的钻探调查,在上述的3座山体下仍存在更为古老的山体。这第4座山体被命名为先小御岳。

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爆发是在公元800年,而最近的一次则是在1707年,当时的剧烈喷发让100多千米外的江户(即今天的东京)都笼上了一层厚厚的火山灰,而环绕富士山周围的广阔平原也一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

宝永山

宝永山(ほうえいざん,Houeizan)是富士山周围最显眼的寄生型火山,其形成于日本历宝永四年。位于富士山东南斜面,标高2693米。在宝永山的西侧,有一巨大的火山口。

地下水

在富士山域降下的雨雪,在地表下形成了地下水脉而涌出,主要有四个景点:忍野八海、白线瀑布、柿田川、涌玉池。

地震影响

日本静冈县东部15日深夜发生里氏6.4级强烈地震,这很可能是由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诱发的。特大地震爆发后不久,箱根等地发生了数次地震,有人开始担心富士山的火山活动也会日趋活跃。

里氏9.0级特大地震的余波正冲击着日本列岛。继长野县北部12日发生里氏6.7级地震之后,伊豆地区又出现了6.4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对火山带也产生了影响。据神奈川县温泉地学研究所观测,箱根火山周围近日连续发生地震,至15日傍晚已观测到850次地震,其中最大的有4.8级。虽然现在富士山附近还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火山活动变化,但已经感知到这一地区的大型火山口有摇动的迹象。

名古屋大地震火山防灾研究中心教授鹭谷威指出:“由于火山地下的岩浆和热水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引起了群发性地震。坦率地说,富士山最令人担忧。”

鹭谷教授说:“富士山自上次喷发以来已经过去了300年,现在随时有可能重新喷发。此次的大地震有可能成为诱因,需要密切关注。”

相关文学

如前所述,富士山作为和歌的题材被广泛使用。此外,也有一种说法:在《竹取物语》中,许多武士将长生不死的灵药在最接近天的富士山上燃烧,因此,这座山名为“富士山”、“不死山”或“不尽山”。(日语中,“不死”和“不尽”的发音都与“富士”接近)。

近代作家太宰治在1939年(昭和14年)创作的小说《富岳百景》中,有一段“月见草与富士山最为相配”的文字广为流传,现在的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的御坂山腰处立有刻着这段文字的石碑。

直木文学奖获奖者新田次郎根据本人在富士山顶气象观测所的工作经验,写成了关于富士山的许多作品。他的获奖作品《强力传》便是描写富士山的挑山工的生活的小说。此外,新田次郎还写有《死在富士》、《发怒的富士》,《芙蓉的人》,《富士山顶》等作品。

相关宗教

富士山顶设有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用于祭祀富士山的神灵。因此,在富士山八合目以上除去登山道和气象观测所之外的385万平方米土地,都属于该神社所有。但是,由于无法确定静冈县和山梨县的边界,因此没有取得土地所有权登记。

浅间大社内供奉的神灵,为在记纪神话中出现的女神“木花开耶姫命”(コノハナサクヤヒメ,Konohanasakuyahime)。但是,目前仍不清楚从何时起这位女神成为了护佑富士山的神灵。

在古代的常陆国风土记中记载有关富士山神和筑波山神的传说。据说,天神拜访富士山神的住处,请求留宿,但是被主人以正在斋戒为由拒之门外。后来天神拜访筑波山神,也请求留宿,结果受到了欢迎。因此,此后筑波山上人流不断,而富士山却遭到了终年积雪的惩罚。

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更级日记》中,记载了当时一些人认为富士山神可以决定朝廷次年的人事更替的观念。

到了江户时代,攀登富士山也在平民百姓中流行起来。平民们由于对富士山强烈的信仰,特地在江户各地堆起了许多富士冢。所谓“富士冢”,就是在能够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用土堆起的人工小山丘,在山丘顶部也建有浅间神社供人参拜。因此,不能去富士山的人也能够在当地体验一下攀登富士山的感觉。这样的富士冢很多被命名为“浅间山”或者“朝熊山”。另外从港湾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也有建立浅间神社的石碑的风俗。

在高涨的富士山信仰的背景下,江户时代诞生了许多以富士山信仰为基础的神道教佛教混合的新宗教。这些宗教在江户进行施教,建立组织,许多都达到对幕府构成威胁的规模,因此遭到了幕府的镇压。这些宗教在明治维新中得以保存,与现在的实行教、丸山教和扶桑教等都有着渊源。即使在现代,也有许多以富士山信仰为基础的组织,例如奥姆真理教和法华三法行等都在富士山的山麓设立总部。

环境保护

富士山海拔3776米,跨日本静冈、山梨两县,是日本最高山峰,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

族的象征。作为日本的经典象征之一,景色秀丽的富士山世界闻名。如果远远地仰视富士山,你会感受到这座山的优美;但是如果近距离看看富士山的森林内部,你一定会觉得大煞风景,因为这里垃圾成堆。

目前让日本人引以为豪的富士山简直成了垃圾倾倒场。在其森林里的落叶和泥土上,丢弃着各式各样的垃圾,包括建筑残片、被损坏的办公家具、废弃的家用电器(如破损的微波炉及已经生锈的旧冰箱等)。定期对富士山进行清扫工作的一名负责人说:“我们找到了各种家庭垃圾,从破损的电视机到其它家用电器。有时候,我们还会发现一些有毒物品,例如,已经泄漏的废旧汽车电池。”

定期为富士山进行清理工作的“富士山俱乐部”负责人说,截止到今年3月的12个月间,他们共收集了大约85吨非法丢弃的垃圾。每年,大约有20万来自世界各地以及日本国内的游客到富士山旅游、度假,这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富士山当地的自然保护团体和官员曾经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对富士山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进行非正式评估,但答案并不理想。据悉,对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不善是其中一个原因。

为了保护富士山的环境,减少垃圾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本人于1998年成立了“富士山俱乐部”,定期对这里的垃圾进行清除。如今,这个俱乐部已经发展到1100名会员。尽管如此,富士山的垃圾问题还是很严重,垃圾倾倒问题也很难完全禁止。

“富士山俱乐部”的一名官员说:“人们来到这里,沿路偷偷扔垃圾是很容易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安排了特别巡逻员、设置了监控镜头。但这显然还不足以从根本上完全杜绝垃圾的产生。一名环境保护者、登山者曾经公开表示,把垃圾捡起来还不够,人们首先要明白不能制造如此多的垃圾。

虽然有垃圾问题的困扰,但日本还在继续为富士山申请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表示,山上的垃圾不是最终决定因素,关键要看这个地方是不是真的足够独特。